无需开胸!锦医附属一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解危机!
日期:2022-10-18 浏览次数:次
近期,开云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心内科五病区李今朝教授团队为一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高危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多学科分工合作全力攻关,为七旬老人免去了开胸之苦。
“ 不需要开胸的换瓣手术 ”
王大爷(化名)今年76岁了,这些年的退休生活本来很是安逸,但是最近几年逐渐开始被劳力型心绞痛所困扰。8月起,大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再次发作,气促、憋闷,连喘口气都费劲。老人的状况让家人十分担心,赶紧带他来开云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心就诊。经诊断,心电图提示为心房颤动、心肌缺血,心肌酶学增高,疑诊急性心肌梗死后收治于开云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心内科五病区,经心脏超声检查,明确病因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人的心脏有四个瓣膜
主动脉瓣,
是连接心脏与全身其他器官
的重要“门户”
这扇“门”的正常开合
保证着全身血液的有效循环
主动脉瓣狭窄不但意味着这扇门的开合受阻
还会引发一系列症状
甚至导致猝死出现生命危险
解决“换瓣”问题迫在眉睫
有数据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加剧,老年瓣膜退行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较为常见。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目前可以延长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李今朝主任、李克研副主任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交代建议首选于开胸行冠脉搭桥术及主动脉瓣换瓣术。
一听到需要开胸,患者家属很担忧,顾虑于大爷76岁了,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手术费用也相对较高,一时间陷入两难。在院期间,患者仍反复胸痛发作,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一直不手术的话,猝死风险是极高的。
眼看患者状态越来越差,综合评估后,李今朝主任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考虑可同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及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解决患者冠脉病变及瓣膜狭窄。
经导管介入的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TAVR是目前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被称之为“不需要开胸的换瓣手术”,在国内只有少数一线城市心内科能够开展。此项手术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术前需要详细地评估手术风险,同时需要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室协作,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对于高龄、体质弱、病情重或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等无法耐受心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新的介入心脏瓣膜置入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对于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病死率可降低46%,并且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家属了解到这项技术以后,也十分激动,立刻同意开展手术。虽说为微创手术,但手术风险极高。在院领导的全方位支持、医务部的组织、医学保障部的协调、医疗保险与物价管理部的配合和心血管病学教研室的全程协助下,李今朝主任带领李克研副主任、胡羽主治医师、李天助医师、杨宇峰医师等团队成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做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了详细的术前风险评估并制订了缜密的手术方案,确保为患者实施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冠脉造影术+PCI术+TAVR术的顺利开展。术前,导管室张丹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加班到深夜,反复核对手术物品及流程,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放射线、麻醉科、超声科、ICU、血管外科的全力配合下,手术成功开展,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终于能好好地喘上一口气了!”目前患者已撤出心脏临时起搏器,可下床活动且无心绞痛发作,患者和家属终于松了一口气。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成功开展,是开云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心内科领域高水平救治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成功跻身于国内结构性心脏病学第一方阵,也是医院的医疗综合实力的强劲体现。